果酸(AHA)
果酸的大名,我就不再唠叨了,说一下它为啥叫做AHA——实际上,第一个A是希腊字母alpha的简称。
果酸的分子中,有一个“羟基”(辅助兵),有一个“羧基”(主力),如果这个“羟基”(辅助兵)和“羧基”(主力)只相隔一个“碳”原子,——没法再接近了——那么这个分子就可以被称为“果酸”(AHA)。
你可以这样想象(不准确,但是有助于理解),在这一类物质中,具有“最强酸性”的,就配叫做“alpha”,也就是“A”。
水杨酸(BHA)
而水杨酸呢?作为BHA的典型代表,它的“羟基”(辅助兵)和“羧基”(主力)相隔要更远一点,隔了两个“碳”原子。
由于隔了两个“碳”,“羟基”(辅助兵)对于“羧基”(主力)的帮助作用,就稍微弱了那么一点儿,于是化学家们就叫他们“beta”,比“alpha”差那么一点,就有了beta-hydroxy acid,也就是BHA的叫法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有疑问?“既然有了AHA,它是最强的,为啥还要搞个BHA来?”科学家和医生一定有他们的道理,不会多此一举。
AHA vs BHA
在同等条件下,结构相近的AHA相比BHA更“酸”,因此它“剥离”老旧的“角质细胞”的能力更强。也就是说,能够更快地让新生的“角质细胞”出现在皮肤表面,皮肤会更快地“提亮”;不仅如此,还能够促进皮肤深层的胶原蛋白的更新。当然,AHA的“猛”,有时候会过犹不及,所以很多厂商会对AHA进行一些调整,增加一些“温和性”——于是AHA的优势就不会那么明显。
而BHA呢?虽然在“剥脱”方面可能不那么抢眼(当然,浓度足够高的话,一样非常猛),但是典型代表【水杨酸】却具有强大的“控油”和“调节皮肤表面菌群”的能力。
简单粗暴地总结一下:
AHA(调整后的果酸)适合干性到中性的皮肤。它的作用是“拉伸”皮肤,减少“干纹”(crepey,比较浅的由于干燥形成的纹路)和“皱纹”(wrinkle,比较深的由于日照形成的纹路)。
BHA(特别指水杨酸)适合从中性到油性的皮肤。它的作用是控油和调节皮肤表面菌群,减少产生“凸起”(bumps,痘痘)和发生“堵塞”(clogs,闭口)的可能。
换句话说,AHA比较适合偏干的皮肤,因为具有一定的保湿能力,“填充纹路”——像是修补坑坑洼洼。
OHA
(omega-hydroxy acid)
从A到B,一下子就从干皮到了油皮,而为何现在市场中的“酸”却直接跳到了O,这控油效果……等一下,O是什么东西?
所谓O,就是omega,大家可能对她家的手表比较有印象,但在化学家这里,omega-hydroxy acid表示的是“羟基”(辅助兵)尽可能地远离“羧基”(主力),站在最远的那个“碳原子”那里。比如【10-羟基癸酸】——满打满算,【癸酸】的碳原子一共10个,那个“羟基”(辅助兵)就站在第10个“碳原子”那儿。
这个酸,就是一个omega-hydroxy acid,OHA。
它的“控油”效果怎么样呢?
从第1天的第1小时就开始有效果,而且这个效果会持续累积,第21天的效果是第7天的3倍多。
小编认为BHA相比AHA,有更强的“控油”和“调节菌群”能力,因此更适合油皮。而直接用了Omega-hydroxy acid(OHA),把“控油”这个属性提得相当高。
听完小编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10-羟基癸酸的控油能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, 有对10-羟基癸酸感兴趣的小伙伴,欢迎咨询小编!
Notice: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works (including video, pictures or audio) is uploaded and published by GuTon's enterprise users, and this platform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.